今天4月26日
我们迎来第20个知识产权日
关于知识产权历程
咱们共同回望,展望!
专利法历经三次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紧密结合了现实国情与远景需要,都广泛吸收了社情民意,都更加突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立法宗旨。
目前,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更好地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2018年12月23日,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牢牢把握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只争朝夕,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加油干,促进专利法进一步释放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巨大能量,奋力开启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近日,一份由湖北省卫计委综合监督局出具的《关于对李跃华、张胜兵治疗新冠肺炎等相关情况的调查报告》褪去了“民间神医”的白大褂。
2月26日,湖北省卫计委综合监督局介入调查。
报告指出,李跃华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医师执业证书;其自行配制的注射材料未取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非法行医并进行虚假宣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乘车出行……此外,报告还建议有关部门审查李跃华持有发明专利的详细情况。
本文仅从专利的角度对李跃华事件提出一些解读和思考,并无意于判断其技术和疗法的科学性、有效性。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文字、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
著作权是指文字、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的作者依法对他的作品享有的一系列的专有权,在广义上它也包括法律赋予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出版者对其表演活动、音像制品、广播电视节目或版式设计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受法律保护的作品包括:
(一)文学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著作权人是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具体包括:
⑴发表权;
⑵署名权;
⑶修改权;
⑷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具体包括:
⑴复制权;
⑵发行权;
⑶出租权;
⑷展览权;
⑸表演权;
⑹放映权;
⑺广播权;
⑻信息网络传播权;
⑼摄制权;
⑽改编权;
⑾翻译权;
⑿汇编权;
⒀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和解:当事人有自行解决的意向,可以协商处理版权纠纷。
(二)调节:当事人可以委托第三方(各级版权行政部门、著作权保护机构如中华版权代理公司、版权保护协会、律师事务所及自然人等)调解著作权纠纷。
(三)仲裁:当事人可以根据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四)诉讼: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看完知识产权课堂
一起来看看今年的主题吧
1970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成立。
1980年6月3日,中国加入该公约,成为该公约第90个成员国。
1999年,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共同提出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
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成员大会系列会议通过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
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将创新以及支持创新的知识产权置于打造绿色未来的工作的核心。原因就是,我们今天做出的抉择将决定我们的未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必须爱护它。
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指出,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将创新以及支持创新的知识产权置于打造绿色未来工作的核心。
我们要探讨平衡而强大的知识产权制度如何支持绿色经济的兴起,这样的经济与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相辅相成,而不是背道而驰。
我们将探究专利制度如何促进创新,如何推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发展和传播,这些技术能帮助我们应对气候危机并打造绿色的未来;外观设计思维和外观设计权如何共同支持资源的最佳利用,使设计者能够将时间和才华投入到为消费者创造有用、美观并环保的产品上。
我们将研究商标和其他标志如何支持着眼于环境可持续性原则的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如何帮助它们提供范围更广的环保产品和服务。
我们看到诸如地理标志之类的权利如何鼓励更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以及植物育种权利如何促进开发抗性更强的作物,为全球粮食保障提供支持。
我们还观察到创作者(通过版权制度靠其作品谋生的人)在创造绿色未来的愿景方面,在这种愿景的无数益处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不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同一件事,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想要不同的结果,必须在方法、思维和业务模式方面另辟蹊径。
我们许下的承诺,每天做出的选择,购买的产品,资助的研究,支持的公司以及制定的政策和法律,都将决定我们的未来有多“绿”。但是,依靠创新思维和对知识产权的战略使用,可持续性是可以实现的。
创新和知识产权在开创通往绿色未来之路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来和我们一起探索吧。分享您最喜欢的绿色创新,告诉我们您将怎样提高自己的绿色信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知识产权并不神秘
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保护知识产权
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激励创新!
尊重知识产权的每一小步
是整个社会文明的一大步!
今年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这是我们着眼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结合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所倡导的“为绿色未来而创新”而确定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主题。这个主题,也体现出了知识产权对全民健康的重要支撑作用,国家对此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一、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研发出更多创新药和精密医疗器械,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为此,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专利法修改,建立药品专利保护期限补偿制度。
二、通过更好地保护传统中医药,发挥其在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中的独特作用。目前,我们在加大专利对中医药保护的同时,也在积极配合有关方面推动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更好地保护传统中医药。
三、通过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培育更多植物新品种,打造更多知名品牌,让人们吃得安全、用得放心。
四、通过商标、版权和特殊标志的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包括目前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相关知识产权,我们已经实现了专利、商标、特殊标志的全方位、立体化保护。五是可以通过对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构筑起特殊的健康安全屏障。去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作了详细规定。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是未来知识产权支撑健康中国的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