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有关技术机构和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湖北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实施方案》,持续提升我省质量品牌发展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局决定开展2022年度“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活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融入和服务“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突出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在全省推动10000家中小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培育100家质量提升标杆企业,探索建设10个省级中试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水平,为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10000家中小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广泛开展普适性的质量公益培训,普及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缺陷产品管理、知识产权、质量工具、品牌价值等基础知识,提高企业管理层及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每个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培训不少于1次,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强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通过“专家问诊”、“请进来培训”、“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质量咨询和技术服务。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服务系列专项行动,通过“计量精准服务企业行”、“对标达标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产品质量‘巡回问诊’活动”等,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技术水平。鼓励行业组织和协会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支持省质量协会开展“千企万人QC小组质量提升活动”,支持省陶瓷工业协会实施《湖北省陶瓷行业质量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质量提升行动向企业一线延伸。
(二)支持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质量管理人才,组织专家团队,围绕重点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统计方法、5S现场管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培训。开展“一市一域、一县一品”质量提升工作,推动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创新,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开展市、州、县级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活动,引导企业对标质量奖评选标准,应用先进管理模式,发挥骨干企业领头雁、排头兵作用,带动相关产业链、聚集区整体质量提升。
(三)培育100家质量提升标杆企业。加强调查研究,摸清辖区企业质量发展状况,建立标杆企业培育梯队,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培育工作。引入高水平质量管理机构和专家团队,针对标杆企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店小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安排相应经费,通过质量提升项目为标杆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综合运用市场监管部门职能,支持标杆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发挥标准创新的驱动作用。支持标杆企业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设标准体系,开展“湖北品牌”培育与建设工作,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指导争创长江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长期、常态化开展指导和服务,全面提升标杆企业质量品牌发展水平。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总结标杆企业在质量管理制度、模式、方法、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开展交流推广活动,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探索建设10个省级中试公共服务平台。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我省产业创新发展和市场主体需求,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聚焦“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积极争取科技部门支持,结合省市场监管局直属技术机构能力优势,联合龙头企业,加强协同协作,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化工及能源、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先进材料、现代纺织、高端装备等产业方向,探索推进10个省级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水平。统筹县域综合服务站建设,原则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围绕一个产品品种或产业园区开展质量提升工作,至少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力争年底全省实现“一站式”服务县域全覆盖,服务站总数达到150个以上。支持武汉市先行先试,鼓励武汉市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改革创新,探索新经验。开发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争取年底上线。出台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所建设标准、服务细则,组织开展省级示范站所验收授牌。
三、示范项目
(一)延续实施2021年度省级质量提升优秀示范项目。巩固省级质量提升示范项目成果,对《2021年度“万千百”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验收评价结果》(见附件1)中获评优秀等次的项目,省局每个项目拨付专项经费20万元,项目所在地市场监管局等额配套工作经费,继续开展质量提升技术服务工作,扩大优秀项目服务企业覆盖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616”对口支援工程部署,省局拨付质量提升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支持“恩施玉露茶产业集群质量提升”项目继续实施。鼓励各地自筹经费,继续深入实施2021年度示范效果较为突出的项目。支持荆州市以荆州岑河婴童装产业集群为试点区域,探索开展“互联网+质量+品牌”综合质量提升示范活动。
(二)组织实施2022年度省级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围绕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聚焦质量品牌发展需求,以制造业为重点,认真遴选质量提升示范项目,3月25日前向省局报送《2022年度“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推荐表》(见附件2)。每个市、州推荐项目不超过2个,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推荐项目不超过1个。加强工作保障,省局对每个项目提供最高25万元资金支持,各地要等额配套工作经费,在报送项目前落实经费来源。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企业质量“痛点”“难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切实把省级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做细、做实、做亮、做响。
(三)示范开展重点产业链、产业集群质量提升行动。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求,开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选取20家重点企业开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品质量检测、质量诊断,探索开展产业链品牌培育评价工作。联合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计量技术及管理规范,探索构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全生命周期互联网管理平台,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用场景示范。按照《全省口罩产业质量提升工作方案》(鄂防指办发〔2020〕75号)要求,继续委托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开展全省防护物资质量提升行动,依托国家非织造布产品质检中心建设非织造布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着力解决制约产品合格率提高的“卡脖子”问题,培育我省防护物资产业自主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领导。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调动各级各部门、相关企业和组织的积极性,集中优势资源力量,以服务“51020”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统筹推进“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活动。各地要加强工作领导,认真总结前期质量提升工作经验,根据工作目标任务(见附件3),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责任,3月25日前报送“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二)加强指导督办。严格落实质量提升示范项目“五个一”工作要求,发挥市州市场监管局前线指挥部作用,及时指导、配合、督促服务机构完成各项技术服务活动,确保任务落地抓实。省局将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展省级示范项目质量效益测算和评价工作,评价结果纳入2022年度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三)加强总结宣传。及时收集梳理质量提升工作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相关宣传情况纳入项目评价指标。各地要及时报送工作开展情况,12月15日前报送“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工作总结。
联系人:姚鹏;电话:027-88701901
附件:1.2021年度“万千百”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绩效评价等次
2.2022年度“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推荐表
3.2022年度“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活动任务分解表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3月1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