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从10项增长至47项,增长率达370%,东湖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6年,让“光谷标准”夺得了全球企业、行业话语权。
6月20日,长江日报记者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以高分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排在全国高新区前列。
据了解,东湖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主要是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示范区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基于高端化、 特色化的“光谷标准”,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抢占贸易技术规则的制高点。
6年前,省市区联合申报启动东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后,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围绕“技术产业标准化”,从政策体系、人才体系、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了大量支持。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用一个词形容,“大胆创新”,不仅在全国首创用立法形式,规范促进标准化工作,而且还在全国率先成立第一家标准化事务所,“既有政策支撑,又有市场化的服务,立体化服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刷新多项纪录: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从示范前的10项增长到47项;参与或主导制定的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数量近1000项,近6年数量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监管局负责人说,“标准已成为东湖高新区各企业、各行业热门词,大家热情很高,因为谁掌握了标准,谁就在行业中夺得了话语权。”
“标准化”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发挥领头羊作用。武汉瑞盈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基于机器学习的5G网络服务质量保证需求,拿到国际标准通行证。该公司技术负责人朱国胜说,公司在制定国际标准的同时,还启动了相关设备的研制,有望实现产品的定型、规模化生产和销售,为国家5G产业推进和战略性产业发展作贡献。而作为全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及数控精细等离子切割设备制造商,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也尝到“标准化”甜头,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项,其中已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为我国能量光电子行业创造了一系列“第一”,其中我国第一台高功率激光焊接装备和第一台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装备,均填补了国家空白。
东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标准委的验收,这对推进全省产业“标准化”成长,无疑起到“高铁车头”作用,推动了湖北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负责人评价,示范区建设促进了自主创新,服务产业升级,产业标准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标准创新对产业发展驱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