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5-07-18 浏览量:0 来源:本站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功能性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涂覆技术是一种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的系统工程,旨在解决工程应用中的腐蚀、磨损、疲劳等问题。作为制造业的“点睛之笔”,该技术对提升产品寿命、可靠性、外观乃至功能都至关重要,属于工业“六基”中的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应用领域除传统的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还深入到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冶金、新能源、高精密智能装备等多元范畴,市场需求呈现出蓬勃增长的态势。从产业发展现状看,国内表面工程已在重大工程应用和市场体量上取得突破,但核心工艺精度、高性能涂层材料及产业化应用深度仍是追赶关键。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从业18载,我深刻感受到国内高端功能性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涂覆技术,特别是高性能、环保型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及市场对高质量、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武汉英才、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理事、奥邦企业(以下简称奥邦)执行总经理吕明威,锚定传统表面处理行业普遍存在的工艺落后、污染大、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坚持技术自研及创新,以绿色为经、高效为纬、高性能为纲,重新编织整个行业图谱,让传统工艺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焕发新生。他表示,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技术驱动、环保优先”理念,专业深耕金属表面处理领域相关的电镀光亮剂、电镀中间体和电镀特殊化学品的技术研发、产品引进、生产及技术咨询服务,致力于为电镀企业提供更完美的产品、技术、工艺和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在吕明威的卓越引领与科研团队的匠心耕耘下,奥邦逐渐形成研发与市场相互赋能的双螺旋增长模式,并于近些年迎来裂变式发展。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表面处理十佳电镀供应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上市后备银种子企业”“2024年度首批武汉市五星级高级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优秀科创企业”等称号,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荣获国家创新基金及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成为国内该细分赛道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在行业内赢得广泛声誉。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褪去“海归精英”光环

深耕18载锻造行业“隐形冠军”


作为“创二代”的典型代表,吕明威完美诠释了这一身份的双重使命:他不仅继承了父辈在表面工程领域的事业根基,更以18年的坚守与创新,为这份家族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接过父辈的接力棒那一刻起,吕明威就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长期主义铸就民族品牌。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我是武汉人,本科在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后获得莱佛士大学硕士学位,学习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毕业时拿到了国外不错的offer,但最终还是因为责任使然回国进入公司,从基层做起,在工厂轮岗,学习积累各种工艺流程、管理经验和关键技术。”

2007年,吕明威以归零心态开启奥邦征程,毅然褪去“海归精英”的光环,一头扎进车间生产一线,寒来暑往,学习技术知识、熟悉工艺环节、积累市场经验,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淬炼成长。他深耕技术研发,发表16篇行业论文,手握15项发明专利,参与《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经过无六价铬处理的锌锌合金电镀层》《无铅电镀锡及锡合金工艺规范》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以创新实力推动行业进步。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从职场新人到技术行家,从生产经理、研发主管到战略掌舵人,吕明威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壁垒,最终将奥邦锻造为细分领域的领军者。“这段经历让我深入掌握了功能性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涂覆技术研发与应用,摸清了从研发、生产到质量控制的整个流程,对行业痛点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吕明威介绍目前奥邦拥有员工120余人,公司营业额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年均增长率13%以上,预计未来三年内完成上市。公司生产基地坐落于湖北省应城市赛孚精细化工综合园区,该园区是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火炬计划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园区于2009年建成,占地70亩,年生产量达一万余吨。“2019年,公司与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另行兴建占地55亩生产基地,从事电镀添加剂及相关配套化学品的生产。”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近些年,吕明威带领公司践行“技术驱动+深度服务”的特色商业模式,以核心技术为根基,深度绑定重点行业头部客户,提供从实验室配方开发到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全流程技术支持和工艺保障,与客户共同成长。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技术实力持续增强,业务囊括环保型电镀添加剂及工艺、高性能化学镀液及工艺、纳米复合镀技术及材料、环保型金属转化膜处理剂、专用表面处理设备(部分关键设备自研或合作开发)、技术咨询与工艺服务等板块。吕明威表示,中国表面处理市场规模巨大且飞速增长,尤其在高端制造、新能源、电子领域需求旺盛。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奥邦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其核心技术和产品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无钝化碱性镀锌、无氰电镀、高性能化学镀、纳米复合镀等细分领域,拥有明显技术优势。”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客户需求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吕明威回忆,当公司核心产品因稳定性问题遭遇客户投诉时,他带领团队迅速启动危机应对机制:第一时间向客户致歉并召回问题产品,同时组织研发团队24小时不间断排查根源。通过全流程回溯生产环节、开展加速老化测试,并与供应商、行业专家协同分析,最终发现是某批关键助剂的微量杂质所致。

“公司不仅立即更换合格供应商,更建立起严格的原材料检验标准,优化配方工艺,新增稳定性测试项目,将危机转化为质量升级的契机。”吕明威说,因危机处理得到,公司也赢得了这家客户的长期信任。


自主研发破解“卡脖子”难题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


表面工程作为制造业的“隐形翅膀”,其技术突破承载着民族工业腾飞的时代使命。从航天器耐高温涂层的自主可控,到芯片封装纳米镀层的技术突围,表面工程的每一次创新都在重塑国家高端制造的竞争格局。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站在国家高度,这些看似细微的工艺突破,实则是打破西方技术霸权的关键密钥,是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的战略支点。”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双重机遇,吕明威带领奥邦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破解表面处理领域“卡脖子”难题的“制胜法宝”。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公司每年坚持投入总营收的15%以上用于自研创新,研发人员占比员工总数的30%。”他介绍,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深耕,奥邦已在工艺控制、纳米分散与稳定性、应用开发能力方面筑起技术壁垒,并在产品高性能、绿色环保、定制化能力、整体解决方案上形成了市场差异化优势。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研发团队能快速响应客户特殊需求,提供‘量体裁衣’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公司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项目经验,让研发与应用贴合更为紧密;可提供‘产品+工艺+服务’一站式配套,解决客户痛点;驻点人员深入园区管理,技术支持‘always online’‘不打烊’。”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吕明威坦言,近些年,奥邦聚焦新材料研发与新工艺突破,通过“补链强基、延链增值、强链提质”三维发力,系统攻克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壁垒。“在电镀工艺、金属表面处理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成功打破国外厂商长期技术垄断,彰显了民族科技企业的使命担当。”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奥邦科技孵化中心正是这一战略布局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持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心位于武汉临空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孵化科技中心,占地32亩,总投资1.32亿元,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6月完工,建筑面积23577平方米,二期工程预计于2025年10月完工。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中心本着‘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实验室经济、全产业链整合’的高科技孵化器基本建设模式,打造‘产学研用’融合的表面处理新材料产业综合体,筑起中国乃至全球表面处理技术的创新高地。”吕明威透露,奥邦科技孵化中心搭建的绿色表面处理创新平台,配置有实验、检验检测、中试、生产车间、专属仓储相关场所及设施,满足表面处理新材料研发机构的产品开发与规模化生产需求,目标是营造世界最高水平表面处理新材料研发生产集群,“尤其支持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电子通信等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配套所需的表面处理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生产。”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吕明威表示,中心旨在为表面处理新材料领域的产品研发、技术合作、项目孵化、创新创业提供理想的场所与基地,促进行业技术整体跃升。“我们将为区内企业提供包括注册登记、立项审批等十余类贴心服务,及融资担保、品牌加盟、营销展示、科研孵化、仓储物流和智能园区等六大专业平台功能,努力让入区企业集中精力搞创新,无忧无虑求进步。”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开拓国际市场

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未来,奥邦将通过双向战略推进,重塑制造业竞争格局——对外开拓国际市场,对内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吕明威认为,海外市场拓展不仅是技术输出的通道,更是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关键跳板,通过与配套项目“抱团出海”,企业能够直接对接前沿需求,将中国创新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公司2010年就已有产品销往印尼,后陆续涉及很多国外业务,2024年开始正式筹划布局海外市场,主要面向东盟、澳洲、欧洲部分国家,未来希望用两三年的时间实现国外业务占比公司总业务40%-50%。”

吕明威表示,奥邦已锚定行业内欧美巨头企业,争取五年后有实力一争高下,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绿色表面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将继续努力,让中国企业尽快缩小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早日实现表面工程领域的技术反超。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此外,奥邦还计划把业务延伸至基材研发、设备制造等上下游领域,构建从原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协同能力。这种“内外双修”的战略,可为企业打造出技术壁垒与规模壁垒的双重护城河,最终推动中国从表面工程大国向强国迈进。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人才是奥邦最核心的资产,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吸引顶尖人才、并让人才充分发挥价值、共同成长的平台。”吕明威介绍,公司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申报并承担了多项省市级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积极将高校的前沿研究成果如新型纳米材料,在公司平台进行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奥邦还设立了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和股权激励计划,面向全球引进在表面处理、材料化学、电化学、纳米技术等领域有建树的博士、高级工程师和行业专家,尤其重视具有产业化经验的人才。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技术专家)双通道晋升体系,让技术人才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鼓励员工参与重大研发项目和客户项目,助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我们支持员工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技术展会,并提供海外培训机会。”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谈及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吕明威提出了几点建议,既体现了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企业对政策支持的合理期待——

一是希望加大对“卡脖子”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希望政府在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中,持续向高端电子化学品、特种表面处理材料、高性能涂层等重点领域倾斜,“提高对承担项目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助比例和灵活性,简化科研经费使用流程。”

理事专访 | 吕明威:科创引领,让中国表面工程企业走向世界

二是呼吁环保标准制定应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给企业合理的技改缓冲期,并希望加大对环保技改(如无氰无铬替代技术、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低息贷款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绿色转型成本。“避免‘一刀切’式关停,鼓励通过技术改造达标。”

三是优化创新产品的市场准入与应用推广环境,对于自主研发、性能达到或超越国际水平的新型环保表面处理材料和工艺,呼吁在政府采购、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如新能源、集成电路)中,给予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鼓励下游用户试用国产替代产品,简化创新产品的市场准入认证流程。”


文|李安琪

通讯员|聂依依

入会申请

嘘寒问暖 始终如一 主动作为 奋发有为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5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8856106号

技术支持:柠檬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