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驱动的中铁科工集团,致力于在建筑业全产业链和相关多元化产业,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奉献精品工程、精良产品和精益服务,成为一家引领全球基础设施发展的综合型企业集团。中铁科工的架桥机从零起步,成长为铁路、公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单项冠军产品。
近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吴剑文、副秘书长刘晓苗、张莹一行前往中国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走访调研,并为其授予了副会长单位牌匾,受到中国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方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丁建强,副总工程师、研究总院院长谢继伟的热情接待。
中铁科工集团总经理李方敏为协会一行详细介绍了科工集团产业发展、工程装备研制及项目开发情况,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进展、转型升级等情况。李方敏介绍到,中铁科工集团的前身为铁道部武汉工程机械研究所,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员企业。产品结构集科研设计、工业制造与安装、工程服务、科技检测与监控四位一体的竞争优势;已形成包括工程装备、轨道交通、工程服务三大业务板块。主营业务包括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城轨交通、港口码头、铁路站场、市政建筑、海洋工程、资源开采等工程施工与作业装备的研发制造,工程服务,科技检测与监控等。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铁科工集团担负使命,研发出国内首台空中一次移梁到位的架桥机—JQ130型架桥机。90年代末,中铁科工再次承担研发重任,经过长达4年的研发过程,最终攻克国际技术壁垒,研制出JQ600架桥机,开启了自主研制大吨位高铁架桥机的新征程。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32米长的箱梁成为高铁主流,中铁科工自主研制JQ900为代表的系列架桥机,成为我国架桥机的主流。截至目前,中铁科工引领架桥机技术,主编或参编了27项国家或铁道行业标准,并于2020年夺得国家制造业“架桥机”单项冠军。
2021年,中铁科工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借助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在新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坚持创新驱动,在重大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研制出世界首套40米跨1000吨运架装备、世界最大吨位运架装备“越海号”、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赤沙号”、国内首台铁路锁轨机器人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装备,生产出国内首列磁浮空轨“兴国号”,在武汉建立的空轨试验线平稳运行超过10000公里。同时,中铁科工积极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拓展,为国家建设清洁能源储备了大量关键技术。
中铁科工持续推进科技强企,不断深化改革,加大科研投入,打造特色的科技创新研发体系,牵头或参与申报获批国家级研发平台4个、省部级研发平台9个,形成了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省部级研发平台为辅助,以集团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与子分公司研发部门协同科研为基础,涵盖桥梁、隧道、海工、新型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等方向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同时,中铁科工获批外部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8项,拥有现行有效专利267项,其中发明专利91项,主编或参编了27项国家或铁道行业标准,其中国标5项;科技成果鉴定65项,具有国际先进以上技术水平的成果达45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12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8项。目前,企业正在加大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一朵“云”,建设了3个平台,对设备、生产流程、工程施工进行管理。
中铁科工集团总经理李方敏说到,很高兴能加入协会大家庭,期待未来能与协会多多互动,合作共赢,未来,中铁科工集团也将继续追求至精至善,奉献一流产品,塑造一流品牌,肩负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持续改善交通环境、生活环境和物理环境,增进民众福祉。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吴剑文从研发能力、行业地位、产品产业、抗疫复工等方面充分肯定了中铁科工是一家有底蕴、有潜力、有担当的企业,对于中铁科工的科研创新、新基建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扬。同时,他说到,企业要聚焦主业,持续提高研发立项科学化、系统化水平,协会也将帮助企业在创新人才、创新平台等方面不断发力,助力企业打造为国内一流的科技工程装备综合服务商。